理想 ONE 车主决策时刻:我怎么说服家人为新品牌买单 车主口碑

日期: 2024-03-23 作者: 材料展厅

  理想 ONE 车主口碑上集发布后,有朋友在微博评论说:「车主会说自己的车不好?自己试试为主,别道听途说。」

  这位朋友的话,有一句我是赞同的,就是「自己试试为主」,但前面那句线HOW 的车主社群中,大家都喜欢分享自己的用车经验,但也都很多车主吐槽自己的车,这点在车主口碑中也有体现,吐槽的缺点也不少。

  车主的吐槽一是有助于车企(求上进的车企)针对车主的反馈进行一定的调整,在理想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这点;二是更有助于给考虑理想 ONE 的用户更好的提供真实的参考建议,车主开的时间越长,体验到的东西可能更有价值,比如车辆硬件的耐久性等问题,这点特别的重要,同时也是车主口碑的根本意义。

  就有点像购买一件物品,购买过的用户会给物品打差评和好评。但不同于高频次物品,车辆毕竟是低频高消费的大物件,在做出选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哪些对自己最合适,哪些不适合自己。

  而车主口碑就是在用户做出选择之前,将车主的真实反馈(包括优缺点)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做出更优的选择。

  所以在车主口碑中,车主的反馈是参考,其实是靠自己去进一步探索和实际体验,以自己的感觉为主。

  理想 ONE 车主口碑下集发布之前,刚好赶上了理想汽车的 CEO李想的两场直播,对于用户而言,关键在第一场直播,因为在直播中李想宣布了几个重要的消息:

  关于这几个点我对此前采访的车主又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得到的反馈是,这些车主都表示当初选择理想 ONE 是很明智的选择。

  其中一位车主是这样说到:「没有一点一家车企会因为反馈座椅硬了点和悬架不是很理想就推出免费更换服务,作为理想的首批车主我感觉到很骄傲。」

  以往我接触的理想 ONE 车主大多是男车主,基本很难碰到女车主,因为外界也说理想汽车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直男造车」,所以一个「直男车企」怎么吸引到了女车主,这是我比较好奇的。

  与接下来的几位车主有些不同,云格格对理想 ONE 挺满意。对于这次免费升级硬件的消息,她表明了自己对硬件方面基本满意,悬架也无另外的车友说的感觉,噪音方面也是 OK 的,所以这次升级对于她来说,是更好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的表现。

  云格格主要考虑孩子方面,所以她购车需求很明显:一辆舒适的、不是很贵的SUV。云格格表示:「没有孩子,车可以随便选,但有了孩子的第一考虑,就是要放安全座椅。我孩子才出生,我们应该抱孩子上下车时方便些,所以第一步就排除了轿车。」

  选车时云格格考虑了不少车,这中间还包括丰田汉兰达、GL8 等。云格格觉得,汉兰达虽然保值,但实在不喜欢它的内饰;而 GL8 虽然坐着很舒服,但毕竟是家用,开个商务车总觉得「有点傻」。

  另外,云格格的父亲有一辆奥迪Q3,妹妹有一辆奔驰GLK。但她对奥迪 Q3 没有感觉,原因是可能开多了。而妹妹的 GLK 空间方面不是很理想。

  与此同时,云格格的丈夫喜欢轿车的驾驶感,他丈夫觉得开 SUV 比较累,所以这些车又被排除了。

  至于为何会与理想 ONE 结缘,云格格说:「我丈夫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了理想 ONE 的视频,他当时看完就喜欢上了,一开始我是不乐意的,毕竟是造车新势力的车,有点担心。」

  既然丈夫说喜欢,云格格就去试驾了理想 ONE。「出乎意料,去试驾了 2019 款理想 ONE 后,我也被种草了,其他车连试都不想试了。我们所有的需求,理想 ONE 全部做到了,就果断订了车。」云格格如是说。

  所以云格格的决策时刻是在试驾后发生的,这一时刻在于云格格淘汰掉大多数的车型后,遇上符合自己各方面需求的理想 ONE。这就告诉了广大男性同胞们,想买车就带媳妇儿去试驾,让她真实地感受到车辆的优势。

  另外云格格最喜欢就是「三温暖」,也就是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空调加热,她觉得在上车前都能提前开启,这些功能非常棒。「我老公怕冷,预热后上车都是暖暖的,感受真的很棒,这是一个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关于配置这点,我挺佩服理想的,把奶爸奶妈的刚需落实得这么好。」在说到理想 ONE 的配置方面,云格格表示很喜欢。

  车机方面云格格给到了 100 分,「上车就可以看电影,比看手机方便,还能随时随地追剧,这点比较能抓住用户痛点。」

  不过 OTA 后,也就是改为了燃油优先和纯电优先后,云格格觉得好用了不少,更加简洁了,这也是她喜欢理想的重要原因,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另外,云格格看到的缺点和其他车友也不太一样。她说缺点在于太引人注目,不管到哪里,别人都会多看几眼。所以自己都不好意思把车开得脏兮兮的,要经常洗车。其次她觉得车有些大,停车的时候会麻烦一些。

  但是拿到车后,云格格邀请了亲人朋友们来试驾,「他们试驾后,好多被种草了,实力打脸。开奔驰的妹夫都想买一台了。」说到这里,云格格表明了自己挺有眼光。

  推荐是 4 星,「首先是省钱,如果家里能安装充电桩使用成本会很低。其次空间也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点,六座的布局照顾小孩很方便。」云格格说到。

  另外,云格格还补充到:「如果是二胎家庭妈妈可以坐在第二排,第二排和第三排可以各放置一个安全座椅,再加上中间是打通的,坐在第二排前后都能兼顾。」

  和云格格一样,对于这次宣布的升级决定,Steven 表示,「作为首批车主感觉到自己的选择对了,理想确实做到了不亏待自己车主的承诺。同时理性地看,理想 ONE 这样的产品力更强了,这个硬件更新是我以前从来没听说的。本来这车 32.8 万就挺值的,现在感觉是超值了。」

  但不同的是 Steven 在产品端的体验,「平常觉得悬架还好,就是底盘的噪音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现在我对理想 ONE 的期望就是逐步降低噪音,增强 NVH。」

  在考虑理想 ONE 之前,Steven 一直在关注 30 万左右的车,比如汉兰达、冠道、途观 L、帕杰罗等。

  至于为什么这几款车都被他否掉了,Steven 说,「帕杰罗属于硬派越野性,舒适性差了点,自己主要在市区开,不太合适;途观 L 的四驱版和两驱版相差价格太多,加上考虑安全性就放弃了;

  冠道,老婆不喜欢外观所以也没选;汉兰达是最终备选,但传统品牌 SUV 配置太低了,而且我们是常年限号城市。所以就开始考虑了理想 ONE。」

  而除了传统燃油车外,Steven 还考虑过蔚来ES6,「我在线上看过蔚来的发布会,还中了一个小奖品。」 。

  但为什么也放弃了 ES6,他说,「ES6 长途补能的效率和便利性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以及在二三线城市充电桩设施数量少,这是我没选蔚来的原因。但说实话,蔚来的车还是挺好的。」

  而买理想 ONE 的最终的原因,Steven 表示,他个人很喜欢数码产品,喜欢新鲜事物,接触理想 ONE 后越来越觉得这车特别符合自己的需求。

  因为 Steven 家里有了宝宝,车里需要放儿童座椅、手推车等,需要大空间。其次他和夫人都挺喜欢自驾游,他们都觉得可能会去到一些野外的地方,所以对车辆的通过性也有需求。

  另外他还说,「其实还是没钱,要求还高,最后选择是担风险,选择新品牌。而根据理想和李想的表现,我和家人认为选择这个新品牌的风险是较低的。」

  所以 Steven 在做决策时,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他对一辆车的要求比较高,而对比了预算内的同级别车型,发现都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于是就考虑了符合自己要求的新品牌,重点在于理想 ONE 符合自己的高要求,但同时也要担风险,评估下来,理想的风险较低。

  还有 OTA ,这几次确实感受到我的车在成长,这种感受是以前没有的。当开回以前的油车,才发现电车的好,真是回不去了。」

  低电量时输出功率下降,需要增程器功率提高,所以声音会大一些。期待升级后能够更好。」

  另外他表示,「单踏板驾驶挺好用,但理想 ONE 的动能回收还是有些弱,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踩刹车加强制动。且高电量时(大概 90% 或 95% 时),动能回收会减弱,这时会有些不习惯。」和他预想的制动效果不一样。

  「在混动模式下,电量和油量都会下降,这时候需要去公共电桩补电,如果不补,NVH 会变差,动力也会变弱。而且低于 20% 电量还不能远程启动空调和座椅加热。

  但公共充电桩用起来不方便。主要是受功率限制,每次需要充 1 个半到 2 小时,这期间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干等。」Steven 如是说。

  在改为两个模式后(燃油优先和纯电优先),Steven 表示,「对于去掉混动模式我是赞成的,因为在城市使用混动模式维持电量的能力较低。对于无家充的用户,需要去公共桩补电,充电约 1 个小时,挺麻烦。对于有家充的用户,直接用纯电优先就好了,混动毫无意义。」

  Steven 说:「我带老婆看了理想 ONE 的发布会,老司机、哲伦班长他们开车去车展的直播,日常的消息也经常转给她。还带父母看了大吉采访李想的视频,他们都觉得这个企业很踏实,对我们的需求也理解。」

  他觉得,可能是一家人的交流都比较坦诚,所以从不避讳理想 ONE 的缺点和后期维护的风险。权衡利弊后,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推荐指数方面,「推荐 5 星,同价位配置,智能化最高,如果横评来看,理想 ONE 是很有性价比的。虽然现阶段还有一些功能不是很完善,但是近期的 OTA 已经能看到了理想的努力。」Steven 说到。

  陈先生是第三位接受媒体采访的车主,同样,陈先生觉得:「通过理想这次宣布的升级消息,我感觉一是没选错车,二是理想确实是良心企业。」

  对于升级方面的看法,陈先生认为,「悬挂我们也都知道是弱项,但一直的服务和 OTA 其实都让大家很期待,也打消了很多顾虑,但这次免费升级还是挺出乎意料的,提高了产品力的同时也让老客户心理暖意浓浓。

  以前在群里交流,我就认为悬架确实是短板,目前的悬挂确实细碎过滤偏硬,导致烂路体验差。但也是及格的水平,对得起价格,这次能免费升级那自然最好。」

  另外,他还觉得隔音方面在烂路时确实差些,高速时可能车太大了,风噪也略大。「说直接点这个车好路烂路两台车,比较细腻的路况时胎噪不大,差一点的路况胎噪急剧恶化。」陈先生说到。

  在问到为何会选择购买理想 ONE 时,陈先生说:「我想买一辆三四十万左右、有辅助驾驶的车,并且还有高速长途需求。」

  刚开始他有想过买沃尔沃XC60,但后来感觉应该买个电动车。而在电动车领域,他也曾考虑过蔚来 ES6,但由于有长途用车的需求,所以也放弃了。

  总结下来,他主要考虑两点:智能电动车和没有里程焦虑,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理想 ONE。「我孩子今年 5 月份左右才出生,所以理想的大空间并不是主要吸引我的地方。如果理想有小一些的 5 座车,我可能会优先选择。主要是考虑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

  而陈先生的决策时刻在于想体验电动车的智能化,同时需要没有里程焦虑。在这一点上理想 ONE 做到了。

  「之前我跑高速,能耗在 10 个油以上,电量保持下,市区路况也要十一二个油,满电纯电行驶到增程器启动,续航也只有七八十公里。」关于能耗方面,陈先生说到。

  其次是车机系统,陈先生觉得:「车机系统屏幕很酷炫,基础功能还算顺手,但智能应用太少,除了爱奇艺没什么拓展功能,感觉并没有发挥智能车机的潜力。」

  1 月 15 日,OTA 后,陈先生发现油耗竟然有所降低,「不知是不是驾驶习惯变化的问题,高速和市区油耗都降了一两个油,现在高速 9 个左右,市区电量保持也只有七八个油。同时由于天气回暖,纯电续航也轻松 100 公里以上了。所以能耗这块,我现在是可接受了。」

  除了以上,陈先生还吐槽了一些问题,比如细碎颠簸过滤能力略差,座椅略硬,高速增程器噪音和风噪都略大。不过他说这都是可接受的程度。

  另外,「电池输出功率受温度影响太大。在低温低电量(17%)下,也就是早上零度以下,冷启动时的情况。理想 ONE 最大输出功率能低到 90 kW,这时的动力会很肉。

  还有一个小细节,方向盘拨打电话不好用,电话键呼出联系人后,不能用上下键和电话键拨出电话,只能点击屏幕拨出。」陈先生如是说。

  这样的话,大家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就可以先部分实现。比如我喜欢用豆瓣 FM 听音乐,哔哩哔哩看视频,虽然没有 App,也可以网页实现基本功能。

  二是辅助驾驶方面, OTA 也有潜力,识别红路灯和限速、自动泊车可用性、窄车位无驾驶员自动进出泊车等,我认为非常有用的功能。」

  推荐指数这边,「我打 4 星,首先这是一个没有里程焦虑的车,纯电动的驾驶感受,并且不需要有找充电桩这种困扰,走到哪里都不会慌张。再有就是车的功能性方面能不断通过 OTA 来升级,如果哪里不满意车主们可以提意见,如果呼声很高是可以改进的。」

  对于理想宣布硬件升级这件事,稳稳的幸福说:「感觉没有白当这个小白鼠,当初相信李想是没有错的,我感觉这等于是给传统车企上了一课。」

  和前面车主比较相似,稳稳的幸福觉得:「理想 ONE 走烂路确实有点颠,但噪音方面还行,就是胎噪比预期的大,舒适性比预期的差一些。」

  稳稳的幸福跟我说,他是一个数码控,但非车控。由于职业关系和汽车行业打交道非常多,所以他对新能源、无人驾驶很感兴趣,就想买辆车亲身体验一下。

  因为工作地离稳稳的幸福的老家近一千公里,所以他之前把选择目标优先放在了混动车型上。「老家那边目前充电设施还不完善,考虑回家不方便,因此目标优先放在了混动车型上。」稳稳的幸福说到。

  稳稳的幸福说,「在下定金之前,一直在 Model 3 和理想 ONE 之间犹豫,考虑到两者 L2 水平相近,理想空间大、无里程焦虑、配置也可以,而 Model 3 空间有点小,所以最终定了理想 ONE。」

  所以稳稳的幸福的决策时刻是在新能源、无人驾驶的兴趣之上,加以补能的便利性以及较大的空间,从而挑选符合自己的车型,理想 ONE 在这点上符合。

  而聊到提车后的感受,稳稳的幸福表示,「驾照考完快 3 年了,考完后没开过一次车,提理想 ONE 后我才第一次摸方向盘,感觉自己不是买了个车,而是买了个大玩具回来。」

  一是车还是有点高度的,要是一脚没踩进车内,踩在门框下的车漆上的话,车漆是不是容易掉漆?

  二是希望开通手机投屏功能。以导航为例,有时语音未必能识别到准确地址,手机上可以打字可以直接导航,投过去更方便。」

  推荐指数很高,「推荐打 5 星,真心希望国产品牌越做越好。这样一个世界可能不会再需要一款新车,但一定会需要一辆增程式/氢能/特斯拉之类的开创者。」稳稳的幸福说到。

  而对于理想硬件升级这件事,Phelies 只是说了几个字:「挺好的」。

  相比前几位车主,Phelies 显得话比较少。原因是他最喜欢的车型其实不是理想 ONE,而是埃尔法宝马X7 等车型,但买自己最喜欢的车要自己出钱,而买长辈喜欢的车会有「赞助」,比如理想 ONE、Model X。

  Phelies 买理想 ONE 的原因除了有「赞助」外,主要是家里有小孩,要安设儿童安全座椅。

  「正值我母亲退休,原来的 GLC 的二排装了安全座椅的情况下,如果再坐 2 名成年人会很挤,所以想换个大点的车,最初考虑MPV,甚至考虑过埃尔法。」Phelies 如是说。

  最终他还是决定要买 SUV。但问题来了,在当时能选择的 6 座 SUV 非常少。

  「看了大众途昂、现代的一款车、Model X、宝马 X7 和理想 ONE。但我不喜欢大众和现代,Model X 太贵,宝马 X7 一是太贵,二是它的六座二排没有中央过道。排除法选下来,理想 ONE 符合标准要求,且定价也比较低,所以就考虑尝个鲜。」Phelies 说到。

  也就是说,Phelies 的决策时刻是在于想要买更好的车型,但售价太高。而理想 ONE 在满足一些高端车型需求的同时,还有较强的性价比。

  硬件功能上有些缺失,就没有电动调节方向盘。我最初比较在意,但这车目前我老婆不太愿意开,所以都是我一个人开,就也没什么困扰。」

  推荐方面,Phelies 表示:「推荐 4 星,首先就是 6 座 SUV 这个布局很实用,各个乘客之间不会有影响。因为我所在的城市不限行不限购,绿牌没有政策优势,但如果他的城市限购,我会推荐。再有能加油和充电这两种补能形式和纯电动的驾驶感受了,这是汽油车比不了的。」

  从这十位车主来看(包括上集的车主),在他们的决策时刻,理想 ONE 主要打动他们的点主要有这几种:

  最重要是,一定要亲自去体验,实际感受到的东西和别人说出来的是不是满足,自己体验了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