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再生综合利用

日期: 2024-01-30 作者: 江南官方平台入口

  北极星环保网为您提供垃圾再生综合利用相关联的内容,帮您快速了解垃圾再生综合利用最新动态。了解垃圾再生综合利用更多有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环保网。

  类别:工业固废来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4-01-25 13:54:19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优先纳入绿色建材目录,组织协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推广应用。

  立足建筑垃圾管理实际,2023年出台《福州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细则》,加强完善有关部门职责,严格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明确源头减量、分类收集、贮存、排放、运输、消纳利用全过程处置要求,推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和应用

  将符合标准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列入新型墙材、绿色建材等目录,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纳入“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等评价体系,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拓宽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尾矿、炉渣等大宗工业固态废料综合利用渠道,普通工业固态废料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推进工业废盐、废酸等特定类别危险废物“点对点”利用,危险废物基本实现“趋零填埋”。

  如北京市明确了 12 类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的适用标准,将再生产品使用列入政府投资项目立项申报审查,要求政府投资工程使用再生产品替代使用比例不低于 10%。...2022年11月,北京市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处置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提出永临结合(指永久设施与临时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

  四、会议内容1.政策标准解读宣贯(1)《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政策解读;(2)《资源综合利用法》立法情况;(3)《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情况;(4)建筑垃圾再生标准体系及进展;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

  据2022年6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披露的数据,深圳市在2021年共有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38个,总设计解决能力4283万立方米,而2021年实际处理量为1660万立方米,产能利用率不足40%。...在标准上,资源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如上海,出台了《上海市建筑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制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砌块(砖)技术方面的要求》《工程填筑用装修垃圾再生集料技术方面的要求》等区域标准,但是国家层面并未出台明确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目录

  规划有害垃圾运往规范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进行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规划近期,在建、新建5座易腐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适时整合迁建或提标改造4座、新建1座生活垃圾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项目,完成填埋场综合治理。规划期内,鼓励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项目残渣资源化利用,实现飞灰资源化和安全处置。

  五、会议内容1.政策标准解读宣贯(1)《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政策解读;(2)《资源综合利用法》立法情况;(3)《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情况;(4)建筑垃圾再生标准体系及进展;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

  《中山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也明白准确地提出,要研究制定中山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相关品质衡量准则,加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质量管控,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升级,拓宽建筑垃圾再生品出路,逐步实现建筑垃圾再生产品规模化使用

  五、会议内容1.政策标准解读宣贯(1)《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政策解读;(2)《资源综合利用法》立法情况;(3)《建筑垃圾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情况;(4)建筑垃圾再生标准体系及进展;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进适用技术

  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强对建筑垃圾的规范管理;负责将符合规定标准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列入绿色建材目录,发布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品种类型及应用工程部位规定,全方面推进装配式房屋制度。...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配套政策;积极争取、落实资源化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负责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相关联的费用的价格监督和指导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物业服务人装饰装修垃圾处置和建筑垃圾再生建筑材料及制品在建设工程中利用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协同城市管理部门对物业服务人建筑垃圾排放管理过程中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做处理。...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设施和场所的规划用地审批等工作。

  第四条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相关规划和方案;定期公示合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名录和产品目录;统筹调剂建筑垃圾原料,优先保障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

  充分发挥投融资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房屋、市政、交通、水利、景观园林等工程领域,有序推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推进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建筑垃圾处理处置能力。...95%,无害化处理率达9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基于促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北京市各类建设工程中应用与推广目的的北京市区域标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作业规程》(db11/t 1975-2022)亦获批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下一步,市建筑节能建材管理中心将继续着眼于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管理服务的创新和提升,加强行业调查研究,谋划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的长期规划和技术储备,进一步促进首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参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支持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未来的发展。...第十五条【再生产品应用】在满足设计、技术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应当优先使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再生产品。使用政府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381号文中也提出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投入”。...建筑垃圾再生品不受地域限制、且应用广泛,但目前受限于垃圾解决能力及市场认可度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尚小,未来有较大发展的潜在能力,将成为建筑垃圾处置企业的核心业务。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各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行为,推进综合利用,加强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场所建设,保障处置安全,防止污染环境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引导建筑垃圾减量排放,就近就地处置利用,加快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市场化推广;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建筑垃圾排放、运输、处置运营,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四)坚持安全保障,常态长效。...应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将建筑垃圾处置纳入工程概算,通过施工图纸深化、施工方案优化、永临结合、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重复利用、施工过程管控等措施,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倡导各类工程项目就近就便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

  启动编制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护治理规划,健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处理、综合利用机制,有效减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垃圾排放;健全“属地负责、市区联动”的建筑垃圾监管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扩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

  据统计,2018年以来,北京市共生产各类建筑垃圾再生产品1.2亿吨,已销售使用1亿吨,再生产品广泛应用于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河道治理等市政工程中。...为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北京市住建、经信、发改等部门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列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给予相关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增项,确保处置费用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积极推广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在市政、水利、交通等工程中的应用,推动落实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替代天然砂石产品用量比例不少于30%。...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规模适宜、管理规范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确定一批技术创新、管理精细、贯彻绿色理念的源头减量示范项目,建筑垃圾申报核准率、收运率、安全处置率力争达到100%,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

  ,明确了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技术措施。...一是制定成都市建筑垃圾拆除技术标准和房屋拆除工程管理办法;二是制定成都市建设工程建筑垃圾减排技术规范;三是建立建筑垃圾处置场地(包括资源化利用企业和填埋场)名录,并向市民公示;四是编制成都市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技术规程

  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资规部门应当保障供地;财政部门应当利用各级财政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发展;税务部门应当落实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税收优惠政策;政府直接或主导投资的项目能够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

  12月9日召开的湖南省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推进会议,要求在各市州部署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到2025年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50%。...郴州市重点针对“两点”(建筑垃圾产生源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应用终点)、“一线”(建筑垃圾运输线)和“一核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精准发力。

  各地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300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不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排放量每万平方米不高于200吨,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

  (3)建筑垃圾处理厂距离再生品消耗地或是建材市场较远,运输费用、产品销售等问题阻碍着建筑垃圾再生品回到建筑活动中进行循环利用。(4)厂址选择不当对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安全威胁。...法律因素建筑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与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法规,《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规定:各种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造,要满足城市规划、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建造综合利用处理建筑垃圾的工程

  根据《方案》,将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类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构建多元化建筑垃圾再生产业集群,形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再生预制品—新型建材”产业链。...《方案》明确,西安市将构建快递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探索建立由“一个核心基地、百家快递企业、千个末端网点”共同组成的快递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全方面提高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和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