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谭金花:铁路华工为中美民间交流搭建了怎样的桥梁?

日期: 2024-02-09 作者: 全景案例

  1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与美国总统拜登互致贺信,祝贺两国建交45周年。就在去年11月,中美元首会晤举世瞩目,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等领域达成20多项共识和成果。会晤举办地旧金山,再次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百年交往历史。

  19世纪60年代,先后有约1.2万名中国劳工参加美国横贯大陆铁路(俗称“太平洋铁路”)建设,并在旧金山建起了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在所有铁路劳工中,华工占比约85%,其中70%以上来自广东江门五邑地区。铁路华工为中美民间交流搭建了怎样的桥梁?近日,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项目”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暨建筑系教授谭金花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谭金花:1848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五邑地区,大量五邑人到美国淘金谋生。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中国人就参与了沙加缅度和圣荷西铁路工程。1863年至1869年美国修建横贯大陆铁路时期,华工陆续加入美国铁路建筑大潮。一些当了工头的华工又回家乡五邑,带更多同乡赴美参加铁路建设。因此,在美华工的人数不断增多。

  随着两国人民在双方国家的活动日益增多,清政府与美国政府于1868年在天津签订《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约》(又称《蒲安臣条约》)。该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对等条约。可以说,铁路华工的增多和两国公民的频繁往来,引起两国政府关注,最终促成了这一条约的签订。

  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联合建成。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建造西部路段,该公司四大巨头都是加州的商业巨头,比较熟悉中国人,于是大量雇佣华工。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建造从奥马哈到普罗蒙特里的东部路段,建设期间没有招募华工,但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建成后的全线养路工作使用华工。

  1869年5月10日,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通车,原来从美国东部到西部需要六个月的路途缩短到只需一周,这条铁路也被誉为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

  华工在这条铁路的建设中获得经验后,成为美国铁路建设的主力。斯坦福大学教授谢利·费希尔·费雪金(Shelley Fisher Fishkin)的研究表明,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华工陆续参与修建了美国多达70条铁路,为美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极大贡献。可以说,谈到美国铁路建设,就会想到中国人,想起两国人民150多年来的民间交往。

  谭金花:华工参与建设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美国横贯大陆铁路西段工程),长达1110千米。大部分华工来自广东珠三角地区,从未见过雪,却忍受着高山上的稀薄氧气和刺骨寒冷,在唐纳峰创造了奇迹。他们穿越海拔2100米的内华达山脉,建设了50座桥梁和十多条隧道。中国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隐忍和聪明才智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一是修建布鲁默深槽。当铺路轨到色拉高山区时,危崖交错。铁路必须从1400米高的危崖上横切过去。华工们用了土办法,坐在箩筐里,从崖顶上吊下去打炮眼,点火线,再由同伴拉回崖顶。有时顶上拉得慢了,华工就会被炸弹波及;有时绳子磨断了,掉到谷底粉身碎骨。华工在这段工程的表现,让美国工程师看到了华工的智慧和胆色。

  二是修建唐纳峰绝顶隧道。内华达山的唐纳峰隧道工程,是这条铁路中最坚硬的花岗岩石地段,长达1600米。为了赶工,华工在寒冷的山顶上进行二十四小时轮班作业。他们从山顶的花岗岩中打一个竖井进入山体中间,然后用绳子把人放进去,向东西方向进行爆破,开挖相反方向的两条隧道,不少人在爆破中丧生。然而,正是这些华工的大无畏精神,奇迹般地开凿出了一条花岗岩隧道,快速缩短了路程,提高了工程效率。在那个由他们开凿隧道的地方,目前依然屹立着被称为“中国墙(China Wall)”的山体墙建筑物。

  游客在广东江门市博物馆铁路华工展厅观看唐纳峰绝顶隧道模型。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三是在高山顶上,冬天寒冷无比,来自广东的华工习惯用姜汤帮助御寒;夏天毒热的阳光照射在石头上,气温高达四十多度,华工沿用广东人喝凉茶的风俗习惯,解决中暑问题。

  谭金花:美国横贯大陆铁路建成之后,把大西洋和太平洋连接起来,大大加速了美国东西两岸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历史发展。它的建成,成为美国一直增长的工业实力的象征。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P.朗达(James P. Ronda)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变革时刻之一,横贯北美大陆铁路不仅把美国西部带向了世界,更把世界带到了美国西部。

  具体来说,这条铁路的建成加快了加州的发展,使其从一个与世界隔绝的地方,逐步成为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州,能够说是“华工建造了铁路,铁路塑造了美国”。

  谭金花:美国横贯大陆铁路由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建造,蕴含着两国人民共同的智慧,有很多共同的历史记忆。很多人会用1869年4月28日在美国竖起的路标“10 miles of track,laid in one day”(一天铺轨10英里)来赞扬华工铺筑路轨的速度,因为它是这条铁路最耀眼的记忆。

  我想用美国律师丹尼尔·克利夫兰写给当时驻清朝公使的信,说明这条路对于两国人民的重要性,这个说法至今依然有时代意义:“华工竟然建造了这条伟大的横贯大陆铁路,这是我们这个无与伦比的时代最精彩的进步与成就。这条路上的两个种族的工人,正快速地从两大洋彼此靠近,很快他们就会相遇,将他们的工作成果连结在一起。届时中国和美国就可以握手言欢,能够对彼此相濡以沫,互相同情,共享利益。这两个大陆上的两个强国人民能够联手兴建这个世界级的高速的道路,实在太恰当不过了。希望这项工程能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彼此不仅在商业利益上同步,也在对彼此的善意与支持上同心。”

  1869年5月,中央太平洋公司主管詹姆斯·斯特罗布里奇邀请八位华工到他的车厢参加庆功宴会。江门市博物馆供图

  谭金花:2014年5月,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列入荣誉纪念堂,铁路华工成为进入该纪念堂的首批亚裔群体。这一荣誉背后的历史意义,就是让美国人民更好地认识华工参与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努力建设铁路的这段历史,对于当前和未来的中美民间交流,都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完)

  谭金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北美华侨历史及广东五邑侨乡文化研究、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等。2012年起参与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研究项目”,围绕华工的海内外生活展开研究。专著包括《叶落归根——香港东华三院华侨原籍安葬文献选编》《铁路华工的跨国生活——广东侨乡和北美铁路华工营的物质文化研究》《北美唐人街的建筑文化研究》等。被斯坦福大学“铁路华工项目”授予特别贡献奖。

  现代人工作繁忙,轻易造成饮食不规律,不少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反复遭受到了损害使黏膜发生改变,最后导致不可逆的胃固有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细胞骨架回路”并重构微管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贴春联是我国农历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源于桃符。古人认为,在门上挂桃木制成的神符可以辟邪。我国较早的春联出现在宋朝。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除夕,命学士幸寅逊在寝宫门上的桃符撰词。

  根据人们的生活经验,给物体加热似乎比使其变冷快得多。例如,当我们将食物放进微波炉,几分钟就能加热到100℃甚至更高;如果想让食物降低同样的温度,需要的时间要长得多。

  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关键核心领域强链补链。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真正要把科学技术创新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月2日至4日,湖北、湖南等地突降冻雨,受恶劣天气影响,多趟列车晚点甚至停运。由于正值春运,大量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近日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大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4年2月9日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大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都没有大年三十,只有大年二十九。科普专家这样认为,大年三十时有时无是正常历法现象,系农历大小月所致。

  中国气象局7日发布《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全面分析2023年中国气候基本概况、气候系统监测状况和主要气象灾害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综合评估气候对各行业、环境、人体健康等方面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了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

  走进技术展厅,大屏幕上不仅实时展示着200公里外江苏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空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气压、土壤温湿度及土壤肥力等信息,还提供实时感知获得的作物长势信息。

  中央气象台预计,6日夜间至7日,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地区仍有降雪或雨夹雪,贵州、湖南等地有冻雨,上述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5摄氏度左右。

  6日上午,在海南昌江的核电基地,全球首个陆上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外穹顶吊装完成。

  走近“工业城”里的工程师群体,听他们描摹新的一年建设制造强国的蓝图,看他们敢为敢创,善作善成。

  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和审结量分别同比增加35.84%、28.80%,均创近5年新高。

  为应对雨雪雾天,济青中线在特大桥、水库、河流等重点位置安装上气象检测器、能见度检测器、桥面结冰状态检测器等。

  小手机,大世界。时至今日,手机已不单单是通信设施,而是集电脑、电视、钥匙、钱包、相机、手表、游戏机、遥控器、计算器、手电筒等功能于一身的生活必需品。

  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雨天气。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冻雨落下后在物体表明产生冰层覆盖的现象叫作“雨凇”。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把冻雨叫作“下冰凌”,北方地区则称为“地油子”或者“流冰”。

  国家药监局5日发布的《2023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该局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61个,数量再创新高,比2022年增加6个。

  春节前夕,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学子们“吃”上了科普“百家宴”,近距离体验了一系列精彩科普活动。

  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明显地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成果加快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