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完一定要放味儿那么到底放多久合适?

日期: 2024-06-04 作者: 水电材料

  很多人都知道装修完要通风放味儿,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家的房子到底该放多久才能安心入住,有说放1个月的,也有说放3个月的,还有说至少放半年才能住的。

  那通风放味到底有没有用?怎么判断自家新装修的房子要放味多久合适?有什么办法能缩短放味时间,或者可以装完立即入住的吗?

  装修中,有些步骤会要求避风阴干,甚至有洒水保湿的需求(比如地面找平后,墙面刚做好腻子或硅藻泥后),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工艺流程中,都是允许或建议开窗通风的,这些时间要利用好,达成随时通风的效果。

  尽管我们大家常常会说装修好放几个月味,但实际上房间里空气的交换速度是很快的。100立方米的空间(40平米大客厅),微风开窗状态,只需要15左右就能够实现换气。经常开窗换气,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很有必要。

  不耗水不耗电,不用花一分钱,只要把窗户打开,就能快速解决空气污染。不论何时何地,一定记住:解决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开窗通风,所有其他手段全是辅助和补充!

  既然开窗十几就能完成空气交换,那装修好之后马上入住可以吗?很遗憾,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不行。

  装修会一次性在房间内增加大量产品,而其中很多都是处于污染释放最严重的阶段。新衣服买来要先洗一遍再穿,新买的建材、家具、软装也晾晾再住。很多产品对空气的污染并不是一次性的,而就像你带回家的一杆“老烟枪”,进门带着烟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每天还要抽2包烟才是最烦人的。含胶板材和掺胶腻子都属于这种!

  一般公认含胶板材和掺胶腻子的甲醛释放周期都要3~15年,这主要是由材料特性决定的。

  甲醛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有机物,使用甲醛缩合的胶熬制温度通常也只是60~90℃(不同工艺有区别),不到100℃。在化工反应中,只需要加热不到100度,这是要求很低的“低温”操作了,而且还不需要高压,操作难度和危险系数大幅度的降低,门槛和成本这么低,也直接引发这类产品“备受青睐”并“屡禁不止”。

  学过化学应该都知道,很多反应都是双向的,是可逆的,不是反应完成就彻底稳定的。比如脲醛胶(严格说应该是“脲醛树脂”),实际上就处于甲醛不停被分解出来的状态。温度越高,这种逆向分解越快,游离甲醛就越多。

  家具和地板等板材产品,刚用到家里时,进入材料的个释放高峰期,大量生产制造时残留的原料会在此阶段释放开来。随后进入一个反应活跃阶段,持续一段时间,一般是1~2年。最后进入依然有反应但已经弱化的阶段。下面有张图,可以说明这个趋势。

  注:室温高的季节释放量会增加,室温低的季节释放量会减少,所以曲线略有波动。

  1、板材类家具,地板、橱柜等,释放甲醛,释放周期为3-15年,属于长期释放。

  2、实木表面涂刷的油性漆(非水性漆),释放苯系物,释放周期短的几个月,长的几年也有,比甲醛还要危险,不可忽视。

  3、墙面刷涂的乳胶漆,释放甲醛,VOC等,释放周期是1-4周左右,属于短期释放。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各种情况总结了一下,做成一张表格,可以对照参阅一下。

  虽说开窗通风是很有效的治理方法,但也可以尽量买环保型的产品。今天再多讲一些,把选品方面也说一下。

  给大家明确一下,凡是木质,肯定含甲醛,仅仅是释放量有多有少罢了。某些商家所谓的“纯实木、零甲醛”的广告,真的只是广告。

  木门按照制造工艺分为实木门、实芯门(实木复合门)和夹板门(模压门)三种,按材料分有指接和原木两种。

  b、封边:这种板材家具一般都是刨花板、密度板材料,如果边缘未经密封处理,如同给甲醛释放少了一道防护网。

  地板粗粗可以分成强化、实木复合、实木三种。理论上强化地板含甲醛,实木复合次之,实木的。(地板类板材产品制作时需要用脲醛胶进行粘接,而脲醛胶是会跟着时间一点点分解出甲醛的。)

  木床、桌椅板凳等木制家具除了要注意木质本身的环保等级外(E0,E1次之,E2最差),还需要注意它的漆料;

  油性漆的好处是漆膜硬、耐磨,但环保性很差:VOC含量高,有甲苯二甲苯和甲醛释放问题。相对来说,水性漆更环保一些。

  墙面基层材料目前还存在大规模使用”掺胶腻子“的情况。而这里面的胶甲醛含量很高。所谓”有脲醛胶,无胶不醛“。种种有机胶里,缩醛胶性价比,但甲醛发挥很严重!

  乳胶漆里含甲醛,还在于乳液需要防腐处理,否则这种养分较高的东西很容易腐败发霉。

  首先墙纸材料自身可能含有甲醛:墙纸要使用到大量的有机原料,包括染料、浆料、有机塑化材料等,VOC含量很高。且在原材料醛化处理过程中,还会用到甲醛,即便最终有降醛处理,也还会残留甲醛。

  很多纺织品在产制过程中,为了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效果,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甚至为改善手感,需要添加甲醛。

  因此,注意那些窗帘、布艺、地毯、床上用品等等。价格实惠公道的印花织品,不一定安全;大品牌,相对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