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3745万!这几大品类被严查

日期: 2023-12-25 作者: 装修施工

  #5月财经新势力#近日正值一年一度的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不过,仪美尚复盘发觉,5月以来,化妆品处罚案例有增无减,更不可思议的是不少头部化妆品企业及品牌受到处罚。

  聚焦被罚原因,多数“栽倒”在产品关键成分的浓度宣称问题上。除此之外,监管大网也开始有意重点伸向口服美容、消字号产品、医美市场等与“美”相关的领域,已经有相关企业因违规被罚款高达3745万元。

  在大热的功效护肤市场,产品关键成分的露出似乎成了通往高销量的密码。而关键成分的浓度高低,更是功效护肤品的重要卖点之一。但就是在成分浓度的比拼上,接连有知名品牌“翻车”。

  典型案例:麦角硫因的浓度不等于“麦角硫因溶液”的浓度,有名的公司因两字之差被罚20万元

  相关部门依据涉事企业来提供的《产品配方表》,2%麦角硫因、1%脱羧肌肽是指麦角硫因、脱羧肌肽溶液在涉事产品配方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而麦角硫因、脱羧肌肽纯物质在该产品配方中的实际质量百分比含量分别为0.001%、0.1%。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数据显示,涉事产品中麦角硫因、脱羧肌肽的质量百分比,与该产品配方表中的含量几乎一致。

  据该涉事公司自述,其页面宣称的“2%麦角硫因、1%脱羧肌肽”是指麦角硫因、脱羧肌肽溶液在产品配方中添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但因工作人员疏忽,漏标“溶液”二字,以致引人误解,对消费的人产生误导,非当事人主观有意。

  相关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表示不清楚、不明白。

  被罚近千万!多个知名化妆品“爆雷”),广州某企业留样室的“朵**尚玻色因抗衰双宝精华液”,其包装标示有“10%玻色因”,但经核实,上述涉事产品中玻色因的实际含量为2.5%。该企业因此被罚没28万元。

  上海黛*皙化妆品有限公司在公众号发文中称“黛*皙赋活焕采美容水有高达60%二裂酵母焕能维稳水油双向平稳”。但经查发觉,该产品中的“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滤液”的占比仅为49.55%,涉事企业被罚款56万元。

  对于此类违规事件,不少行业的人表示,化妆品行业“内卷”严峻是主因。荃智研究院首席研发官张太军直言,“行业各种卷,最后必定出现夸大添加量的行为。”

  广东尚品汇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彩妆研发主任林丽隽也表示,涉及到产品关键浓度添加量的计算,更多是专业的行业人士才懂。

  因此,有业内人士估计,“这类违规事件的曝光,更多可能是同行互相举报、内卷造成的。”

  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进一步指出,此类违规宣称更多是品牌利用某个活性成分在“复配原料”中的浓度,来暗示其在“产品”中的浓度,来夸大宣传。“还有一种情况是,商家利用原料的纯度来误导消费者,”李锦聪表示,目前,我国缺少化妆品原料含量的检定方法,“大家都在利用这个漏洞误导消费,这就需要监管来‘净化’市场。”

  近日,资生堂集团对外宣布调整组织架构,根据其公布的公告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起,资生堂日本株式会社将通过公司拆分(汲取式拆分)的方式,接管资生堂制药株式会社的业务。

  资生堂方面表示,做出这一重要决定的原因是,在公司中期经营战略“SHIFT 2025 and Beyond”背景下,集团将一直增长的Clean & Derma(清洁护肤)和Inner Beauty(口服美容)领域确定为新的增长机会。

  据仪美尚不完全统计,口服美容市场已吸引了华熙生物、贝泰妮、水羊股份、福瑞达等多家化妆品集团企业入局。但就是这个潜力市场,近期也迎来监管重压。

  案例一:口服美容产品能吃出“水光肌”?相关企业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罚10万元

  在“芬*妮蓝莓益生菌胶原蛋白果冻”的宣传页面中使用了“脂肪克星、糖分克星、油脂克星、重塑肌肤真皮层、抚平细纹 复原Q弹”等宣传用语。

  相关部门经查发觉,上述两款涉事产品均为一般食品。上述涉事公司没办法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证实其所宣传功效,系误导欺诈消费者。

  相关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第一款“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诈、误导消费者。”的规定。

  相关部门责令上述涉事公司停止公布违法广告;责令其在相应范畴内排除影响;并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10万元。

  相关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涉嫌生产经营添加药品的食品。

  相关部门没收上述涉事公司违法来得到的6.57万元,并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3745.66万元。

  叮*好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托付广州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燕窝烟酰胺胶原蛋白压片糖果(净含量:40g)”,该产品类型为压片糖果,配料中标示有烟酰胺。但有关部门经查发觉,该产品中未发觉添加有烟酰胺。

  相关部门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属于生产经营标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食品的违规行为。

  相关部门没收上述涉事公司违法来得到的154.18元,并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1.5万元。

  事实上,口服美容产品的“雷区”除了产品宣称、成分添加以外,营销推广也是违规“重灾区”。典型如口服美容品牌五个女博士近期的营销“翻车”事件。

  据了解,在一则五个女博士的电梯视频广告里,几位女性面目狰狞的握拳嘶喊:“老公气我,喝”“熬夜追剧,喝”“又老一岁,喝”“喝五个女博士,都是你们逼的!”

  这则利用女博士噱头贩卖容貌焦虑的营销广告,被中国妇女报点名,并指出“不尊重女性!五个女博士营销之路走歪了”。据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治理局在收到针对“五个女博士”公布低俗广告、虚假宣传的投诉举报后,已决定对其立案调查,目前正在收集证据材料、约谈品牌方。

  智研咨询的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口服美容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38亿元。这一潜力市场吸引了大量入局者。但正如某海外保健品品牌负责人所言,“摆在这一些企业面前的最要紧的麻烦是,怎么做到全面合规化,幸免被消费者误认为是‘智商税’,才是这类产品立足市场的关键。”

  仪美尚复盘还发觉,今年以来,化妆品企业在违规事实上存在“主动违规”与“被动违规”之分,若企业主观上弄虚作假,那么迎来的将是监管的严惩。

  案例一:有意向监管部门提供虚假信息,企业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双双被禁业10年

  汕头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为*美丽氨基酸香氛洗发水(湖畔夜色)”(批号:21L2A19**A,规格型号:300ml/瓶),经检验不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规定,不符合相关规定项目为“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为3:1)”。

  有关部门经查发觉,上述涉事公司于2021年12月生产涉案产品一批,2022年9月6日至2022年12月29日期间,该公司多次向相关部门有意提供虚假信息和不实证据隐瞒真实情况。

  此外,在涉案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上述涉事公司还存在未按规定执行原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未按规定执行生产治理和生产记录制度、出厂检验治理和检验记录制度、成品留样治理和留样记录制度等违规行为。

  相关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化妆品监督治理条例》、《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治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相关部门对上述涉事公司予以警告;责令其停产停业30天,取消“为*美丽氨基酸香氛洗发水(湖畔夜色)”化妆品备案;罚没款共计人民币55285元;该公司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10年内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浙江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设的“U**ke官方旗舰店”在销售脱毛仪时,其店铺广告页面中使用了“已帮助300万+用户成功脱毛”、“无*宝石灼热刺痛热损伤非冰点脱毛光到达皮肤的温度是70°C~100°C”等表述,却没办法提供相关依据。

  相关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广告中含有虚假内容。

  相关部门责令上述涉事公司停止公布广告,责令其在相应范畴内排除影响,并对其处以罚款人民币37.5万元。

  东莞美*伊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隐瞒其医疗美容服务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偷逃税款104.36万元、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80.87万元、其他少缴税费款0.8万元。

  相关税务稽查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

  相关部门依法对上述涉事公司追缴税款、责成其补扣补缴个人所得税并处罚款,共计278.65万元。

  江西济*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消字号”产品镀*1号乳膏,在首次上市前,未进行卫生安全评价。

  相关部门判定,上述涉事公司违反了《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治理的特别规定》第四条第一款、《消毒治理办法》第三十一条及三十二条的规定。

  相关部门没收上述涉事公司违法来得到的14970.2元,并对其作出罚款人民币76851元。

  近日,江西省永丰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对永丰县生产的抗(抑)菌制剂膏剂进行排查并下架违规产品的函”,表示恳请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在全县范畴的医药公司、药店、诊所、母婴店等场所,对永丰生产的抗(抑)菌制剂膏剂做全面排查并下架违规产品。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消字号”产品也将迎来监管重锤。

  而在林丽隽看来,从化妆品的“妆”,消字号的“消”,口服美容的“健”,到轻医美的“械”,“说明国家着力点不止是在化妆品,而是相关产业,整个大健康产业链,都要全国一盘棋来治理。”

  这就要求,相关企业从源头开始,把责任捋清楚,把合规做到前面,才能确保自身的长远进展。